在全球环保大浪潮下,中国塑料回收行业发展正在日渐火热。据了解,随着塑料在各行各业中应用的不断推广,大量的废弃塑料开始堆积在垃圾填埋场或丢弃到环境中,对自然生态系统已构成严重危害。但目前传统处理方式并不能改变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现状;因此,探索环保和经济的塑料废弃物重整途径,正在逐渐成为塑料利用领域发展新热点。
从近年来出台的多项政策,其实不难看出国家也在加速推动再生塑料行业发展。如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加强废塑料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塑料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利用;同年9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明确加大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的任务,支持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项目建设。
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废塑料污染控制技术规kaiyun登录入口 开云平台网站范》,明确了“废塑料化学再生”的定义。并指出,废塑料的产生、收集、再生利用和处置过程除应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安全生产、职业健康、交通运kaiyun登录入口 开云平台网站输、消防等法规、标准的相关要求。
2024年1月12日,在2024年食品接触材料法规进展研讨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再生塑料相关基础研究,以及完善风险管理措施建议等工作。
从当前政策导向来看,业内普遍认为,我国塑料回收,以及再生塑料产业即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显示,当前只有14%的塑料包装被回收,而被原级回收的塑料包装更是只有2%,也表明该行业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随着相关政策的持续推动,实际上已经有大批企业争相在该领域投资、并购和扩张。其中,金发科技、英科再生等企业在此背景下更是发展迅速。以金发科技为例,其主营业务为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改性塑料、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轻烃及氢能源、苯乙烯类树脂和医疗健康高分子材料产品等8大类。
2020年,该公司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实现销量13.87万吨,同比增长29.91%;2021年,再生塑料实现销量18.21万吨,同比增长 31.29%。
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在政策导向驱动,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已步入发展快车道,但目前我国塑料回收再生利用行业还存在产业链较长、高端产能不足、规模以上企业较少、单一品类规模化回收困难等特征,因此未来我国涉塑企业在该产业发展上仍任重而道远。
塑料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但是,大量的废弃塑料堆积在垃圾填埋场或丢弃到环境中,对自然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危害。传统处理方式并不能改变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现状。因此,探索环保和经济的塑料废弃物重整途径,实现塑料消费由一次性经济向循环碳经济转变,成为塑料利用领域热点和卡脖子难题。
2023年7月,欧盟委员会提出,“在制造新车的塑料中,25%必须来自回收材料,这其中25%必须从报废车辆中回收;报废车辆中30%的塑料应回收利用。”此举将有助于推进汽车产业对再生塑料的使用原则。宝马、沃尔沃、大众、奔驰、奥迪、起亚等车企均对再生塑料的使用做了自己的目标,以促进废塑料回收再利用,加快全产业链绿色环保低碳发展模式的转变。
本次论坛从塑料再生最新技术,最佳实践经验出发,重点聚焦汽车产业应用,邀请再生塑料回收、生产及应用企业汇集一堂 ,共同推进塑料再生及应用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助力企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合作媒体:塑胶工业、聚风塑料、塑世界导航网、LookingPlas、塑料机械网、中塑在线、环保在线再生、简塑网、塑连网
陈宁 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研究员
丁鹏 上海大学教授、长三角改性塑料联盟副秘书长、上海塑料工程技术学会副会长
5、 通用塑料(PP、PE、PS和ABS)、工程塑料(PA、PC和PBT)及特种工程塑料(LCP、PI和PEEK等)的回收研究
12、 汽车内饰部件(中央控制台、门板、仪表板、插槽、扰流管等)再生塑料解决方案
1、 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回收塑料 – 机械、化学和先进回收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10、 助剂(助燃剂、扩链剂、相容剂、稳定剂、抗氧剂、润滑剂等)在再生塑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