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26日9点,蜜雪冰城港股公开发售环节认购结束,融资认购倍数达到5125倍,认购金额达到1.77万亿港元,成为现象级IPO。蜜雪冰城将于3月3日正式在港股正式上市。
2月21日,蜜雪冰城在香港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初步提呈发行1705.99万股H股,发行价为202.5港元/股,股票代码2097。
根据发行计划,蜜雪冰城此次全球发售1705.99万股H股,发行比例为4.52%,发行价为202.50港元/股,募资总额约34.55亿港元。发行后总市值约763.55亿港元。根据计划,蜜雪冰城招股2月26日截止认购,2月28日公布中签,3月3日上市。
蜜雪冰城港股IPO自2月21日开启申购以来,便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2月23日,其融资认购金额已突破6400亿港元,认购倍数超过1800倍,创下港股新股冻资新纪录。
截至26日9点,蜜雪冰城此次认购金额达到1.77万亿港元,创造了港股市场新kaiyun登录入口 开云平台网站股认购的新纪录。上一次创造该纪录的是认购金额1.2万亿港元的快手。
融资认购蜜雪冰城最多的券商为富途证券,接近1.06万亿港元,占比达到59%,其次为辉立证券,达到3060亿港元,占比17%,信诚证券、老虎证券等也都超过千亿港元。
事实上,蜜雪冰城202.5港元的发行价一出,已经出乎不少投资者预料。高估值的背后是蜜雪冰城“漂亮”的财务报表。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蜜雪冰城分别实现收入103.51亿元、135.76亿元、203.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9.6%。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9.10亿元、19.97亿元、31.3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前三季度,其营收已达到186.60亿元,同比增长21.2%,净利润更是超过2023年全年水平。此外,公司的毛利率也在逐年提升,2024年前三季度已达到32.4%。
2007年6月,蜜雪冰城宣布开放加盟,使得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迅速增长。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4年末,蜜雪冰城的全球门店数量达46479家,遥遥领先于行业第二的古茗和第三的茶百道。蜜雪冰城称,若以门店数量计,公司已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现制饮品品牌。
不难发现,支撑蜜雪冰城高估值的是其市场规模、增长潜力以及盈利能力。此外,蜜雪冰城的国际化布局也为其估值提供了想象空间。目前,蜜雪冰城已进入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多个海外市场,海外门店数量近5000家,且海外营收增速高于国内市场,海外市场有望成为蜜雪冰城新的增长引擎。
资料显kaiyun登录入口 开云平台网站示,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在香港上市的发行价为19.8港元/股、17.5港元/股、9.94港元/股。但在上市首日,这三家公司的股价都以“破发”告终。
事实上,港股新茶饮板块此前表现低迷,奈雪的茶控股有限公司上市以来市值缩水90%,古茗控股有限公司上市首日仅坚持了半日,仍旧以跌6.4%破发告终。
有投资者担忧蜜雪冰城高认购倍数可能透支短期涨幅,若首日PE突破25倍(对应股价250港元),后续或面临回调压力。
也有投资者认为,鉴于蜜雪冰城的龙头地位,公司上市后会受到投资者追捧,短期内股价可能不会“破发”。不过,高估值也意味着更高的市场预期。蜜雪冰城需要在未来几年内保持高速增长,才能支撑当前的估值水平。一旦增长不及预期,其股价可能面临较大的回调压力。
事实上,蜜雪冰城面对的隐忧只会比竞争对手更多。作为一家以加盟模式为主的连锁企业,蜜雪冰城在食品安全管理上面临较大压力。
今年2月,有网友向媒体反映在蜜雪冰城下单的魔芋爽外卖吃出塑料异物。2024年,蜜雪冰城在北京共有16家门店因食品安全问题被通报,连续三年上榜。此前关于蜜雪冰城饮料中出现异物或门店卫生问题的投诉频频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在门店数量庞大的情况下,如何确保食品安全,是蜜雪冰城长期需要面对的问题。
此外,蜜雪冰城还曾多次因违法雇佣童工受到行政处罚。其招股书还披露了员工社保、公积金欠缴等问题。
在主营业务上,更加密集的开店让蜜雪冰城一街三店等情况越来越多,自家门店贴身肉搏,不仅分散了顾客,也让竞争进一步加剧。
而以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的蜜雪冰城也曾多次尝试涨价,但每次涨价之后都引起了消费者的热议。同时,其他新茶饮品牌也在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推出下探价格带的饮品。分散了蜜雪冰城低价格带饮品的客群。这也让市场担忧其是否会“成也低价败也低价”。
对于蜜雪冰城来说,如何维持高速增长、保持竞争力、满足市场预期,是上市后必须攻克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