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Kaiyun(中国)-官方网站

现制饮品企业减塑成效如何?|Kaiyun官方登录入口
现制饮品企业减塑成效如何?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07-15

  在炎炎夏日,一杯冰爽的现制饮品成为许多消费者的解暑选择。然而,随着新茶饮和现磨咖啡市场的快速扩张,其背后的一次性塑料包装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合肥市善水环境保护发展中心近日发布《现制饮品品牌企业包装减塑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梳理分析2024年现制饮品品牌的减塑情况。

  “既有令人担忧的数据,也展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善水环保执行副主任陈娟娟表示,应及时关注现制饮品产生的环境影响,采取积极策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向循环经济转型。

  《报告》指出,现制饮品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市场规模从2022年的4213亿元预计将增长至2027年的1.03万亿元。然而,这一繁荣景象的背后是大量一次性塑料包装的消耗。

  “随着每一杯现制饮品的售出,随之带来的是包括饮料杯、热封盖膜等大量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及丢弃,这些大多为不可降解或难以降解的材料,不仅造成其原料、生产等环节的资源浪费和碳排放,更加重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负担和成本。”在陈娟娟看来,新茶饮行业作为日常消费的重要领域,其减塑举措显得尤为重要。

  以合肥市为例,2023年,全市四大行政区的309家奶茶门kaiyun登录入口 开云平台网站店一天就能消耗近13万个一次性塑料杯,部分品牌外卖点单时塑料包装多达15件。更令人担忧的是,即便部分品牌尝试使用可降解材料(如PLA材质),实际效果却远未达到预期。根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与中石化此前联合发布的《可降解塑料的环境影响评价与政策支撑研究报告》显示,近97%的可降解塑料流向焚烧和填埋设施,真正进入可降解环境的不足0.01%。

  2023年,合肥市善水环境保护发展中心联合合肥工业大学开发了一套现制饮品企业减塑指标体系框架,包含五个一级指标(减塑战略、信息透明、减塑行动、公众沟通与传播、创新与发展),每个一级指标下细分若干二级指标,涵盖企业战略目标设计、内外政策响应和实施、减塑全链条治理、倡导减塑意识和培育公众绿色消费意识等内容。

  《报告》对10家新茶饮头部品牌和5家咖啡品牌的减塑表现进行了评价,结果并不乐观。

  在满分100分的评价体系中,仅有一家企业得分超过50分,4家企业得分在30—50分,而多达10家企业得分低于30分。

  “这表明,现制饮品企业减塑行动整体滞后,多数处于准备阶段。”陈娟娟说道,“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企业普遍存在减塑战略布局缺失、目标不清晰的问题,导致减塑工作缺乏连贯性和前瞻性。”

  同时,减塑相关信息披露不充分,多数品牌公布的减塑数据有限,且较少测算和公开实际环境效益。减塑行动力度不足且形式单一,可替代行动、促循环行动等执行力度和覆盖范围不足,多依赖塑料杯回收再利用,在自带杯减免、循环杯使用等方面进展缓慢。减塑理念宣传推广力度小,消费者知晓率和使用率低 。

  然而,也有亮点值得关注。奈雪的茶和茶百道等品牌在减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对比往年数据,新一轮的评价结果显示,在10家新茶饮企业中,奈雪的茶、茶百道和一点点这3家品牌企业得分提高且排名上升,其中,奈雪的茶和茶百道均为大幅度增长。

  奈雪的茶通过连续3年发布ESG报告,将减塑纳入战略重点,并在点单小程序和线下门店加强宣传,得分较去年提升了20.5分。茶百道则通过联合外卖平台开展回收行动,得分提升14分。

  在陈娟娟看来,这两家企业的得分提升,一方面得益于上市后ESG合规与信息披露压力,资本市场对ESG合规的要求促使企业完善减塑管理框架;另一方面,全球化布局和消费市场需求转型也发挥了推动作用,企业为适应海外市场严格环保要求和满足消费者对可持续品牌的价值认同,积极优化包装设计,推进减塑行动。

  对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应采取差异化策略。如处于中等发展阶段的星巴克,可加速循环杯规模化,推动包装标准化和再生材料技术创新,构建区域性回收联盟与闭环体系。

  起步阶段企业要建立减塑行动框架,明确量化指标,提升数据披露颗粒度,开发减塑碳账本功能。同时,突破回收依赖,探索多元替代方案,如推广堂食可重复使用杯子,外带场景推出共享循环杯服务。

  而大多数仍处于准备阶段的企业,当务之急是建立整体减塑政策、目标和策略,可依据3R原则(Reduce减少使用、Reuse重复使用和Recycle回收再利用)制定减量行动方案,加强信息披露和公众沟通,引导消费者养成减塑习惯。

  政策层面也需进一步完善。政府和行业协会可制定包装设计标准,将减塑成效与税收优惠挂钩,同时搭建公共循环基础设施,支持跨品牌循环杯共享。

  此外,市场化激励机制的创新也至关重要。可通过设立绿色包装创新基金,引导外卖平台对环保订单给予流量支持,营造“环保即收益”的市场氛围。

  现制饮品行业的减塑之路虽充满挑战,但并非不可逾越。在政策引导、企业创新和消费者支持的合力下,这一行业有望实现绿色转型,为减少塑料污染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每一杯饮品的背后,都承载着对环境的责任,而每一次减塑的努力,都将为未来增添一抹绿kaiyun登录入口 开云平台网站色。”陈娟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