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Kaiyun(中国)-官方网站

业绩持续上升毛利率出现下滑溜溜果园赴港上市背后存食安投诉隐忧|Kaiyun官方登录入口
业绩持续上升毛利率出现下滑溜溜果园赴港上市背后存食安投诉隐忧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08-04

  多年前谋求A股上市未成功的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溜溜果园”),日前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中信证券和国元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溜溜果园近年来业绩持续上升,但同时存在的毛利率出现下滑、知名资本退出、因食品安全问题投诉频发等隐忧不容忽视。

  公开资料显示,溜溜果园是中国果类零食的领军企业及梅产品领导者,亦致力于弘扬青梅文化,并透过持续创新推出天然且健康的零食选择,产品涵盖了从采用传统技术的经典系列到融合各种风味的创新产品,包括梅干零食、西梅产品以及梅冻三大主要产品类别和其它梅产品。

  招股书援引第三方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称,2024年,溜溜果园在中国果类零食行业的零售额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4.9%;在中国天然果冻行业(按零售额计)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45.7%。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这不是溜溜果园第一次申请IPO。2019年6月,溜溜果园尝试在A股上市,同年12月撤回A股上市申请。溜溜果园在赴港上市招股书中称,撤回A股上市申请是为应对当时的市场环境,并未遇到任何重大困难或法律障碍,在撤回申请之前,A股上市申请未有遭中国证监会退回或拒绝,仍然有效。

  转战港股IPO的溜溜果园,近年来业绩保持稳定上升趋势。据招股书披露,2022年、2023年、2024年,溜溜果园实现收入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16.16亿元,实现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利润(即“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8亿元、0.99亿元和1.48亿元。针对2024年收入增加,溜溜果园解释称,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对公司的梅干零食、西梅产品及梅冻的需求增加以及成功拓展直销渠道,扩大了与连锁零食店、全国性及地区性超市、知名网上零售商及连锁便利店的销售,该等零售商拥有广泛消费者基础及强大购买力。

  财报显示,溜溜果园拥有直销和经销两种销售渠道,2022年直销渠道的销售额为3.00亿元,占其总销售额的25.5%。2024年,溜溜果园的直销销售额提高到9.57亿元,占总销售额的比重高达59.2%。具体来看,直销收入由自营网店收入和零售商收入两部分组成,其中零售商收入在直销收入中的占比显著上升,由2022年的12.9%大幅上升到2024年的50.6%。

  溜溜果园在招股书中称,2022年—2024年,直销收入的增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网加是因为公司通过直销渠道促进销售,密切关注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趋势。为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公司战略性地向连锁零食店、全国性及区域性超市、知名线上零售商及连锁便利店等若干零售商直接销售定制产品……对于特定零售商,公司提供符合其品牌定位及消费者预期的定制产品,从而深化合作关系并扩大公司的市场影响力。

  据招股书披露,2024年,溜溜果园的梅干零食、西梅、梅冻的毛利率分别为32.1%、32.4%、47.8%,同比分别下降5.6%、2.7%、1.4%。溜溜果园在招股书中坦言,公司的毛利率由2023年的40.1%下降至2024年的36.0%,主要由于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原材料成本增加,以及公司主动提供更优惠的价格以提高在广泛零食行业的市场渗透率,吸引更广泛的消费者。

  招股书显示,溜溜果园获取原材料的方式是向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处进行原料收购,收购价格根据天气等因素发生变化,更高的收购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进而影响毛利率。公司的青梅原料价格主要受天气及市场条件的影响,天气对青梅的影响显著;近年来西梅原料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包括恶劣天气条件、减产以及全球需求增加;辅助原材料(如糖)的价格主要受全球供应及天气条件影响。

  除了天气以外,产品价格的变化也影响了毛利率。财报显示,2024年,溜溜果园三大主要产品中,梅干零食和梅冻的平均价格下降,其中梅干零食每千克的平均价格由2023年的38.7元下降到35.2元,梅冻每千克的平均价格由2023年的25.8元下降到18.6元。

  溜溜果园在招股书中称,2022年—2024年,公司积极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梅干零食价格,以提高其在更广泛的零食行业的市场渗透率。2024年,公司为面向低线城市的经销商提供单价较低的定制产品,扩大公司的市场份额。同时,公司积极扩张梅冻的产能,并通过降低外包加工成本成功优化成本结构,使公司能够实施更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以吸引更广泛的消费者。

  此外,溜溜果园的早期投资者知名资本的退出,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招股书显示,在2015年的A轮融资中,知名资本红杉资本旗下的北京红杉信远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简称“北京红杉”)以1.35亿元的价格认购溜溜果园注册资本1058.82万元,获得其15.00%的股权。到2021年溜溜果园C轮融资完成后,北京红杉仍持有溜溜果园13.99%的股权。但是到了2024年6月,溜溜果园与北京红杉订立股份购买协议,同意以减资方式回购北京红杉持有的全部股份。2025年1月减资登记完成后,北京红杉不再是溜溜果园的股东。

  在北京红杉退出后,溜溜果园于2024年12月又引入了华安基金与兴农基金。招股书显示,2024年12月,溜溜果园与华安基金及兴农基金订立增资协议,华安基金以4000万元认购121.06万股股份,约占溜溜果园股权的1.80%;兴农基金以3500万元认购105.93万股股份,约占溜溜果园股权的1.57%。

  在毛利率下降、知名资本退出的同时,溜溜果园还存在屡遭食品安全投诉、代工模式隐忧等问题。

  溜溜果园在招股书中称,食品安全与产品质量乃公司的首要任务。公司已建立涵盖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全供应链的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凭借端到端系统,公司能够遵守国家法规及国际标准,满足甚至超越客户期望,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但《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溜溜果园因食品安全问题屡遭消费者投诉。

  《经济参考报》记者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12315平台检索发现,今年1月1日以来,溜溜果园累计收到消费者投诉139起,其中119起涉及食品安全问题,投诉涉及果脯、蜜饯、果冻等各种不同的产品类别。

  记者同时登录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并检索发现,关于溜溜果园旗下品牌“溜溜梅”的投诉已累计达到284条,其中大多数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如“梅子变质”“吃出异物”等投诉。如今年5月6日,一名网友在该平台投诉称:“在四川省泸州市水井沟摩尔商场附近的零食有鸣店购买了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溜溜梅产品,包装完好,撕开包装准备吃的时候发现西梅上嵌入一块塑料尖锐物品……在说明情况后,说有工作人员会联系我,至今还未联系,发现不对后,回拨电话几次都未接听。忽视消费者感受及身心健康。”截至目前,此项投诉的进度仍显示为“处理中”。今年7月6日,另一名网友在该平台投诉称:“在淘宝旗舰店购买的溜溜梅产品出现了头发,商家非让寄回去处理,明显逃避责任,我要求退掉这单。”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溜溜果园食品安全投诉频发的背后,或与其OEM的代工模式不无关系。招股书显示,2024年,溜溜果园的OEM生产量为6000吨,占其总产量的9.9%。

  溜溜果园在招股书中坦言,公司通常仅委聘承包商协助若干阶段的生产,例如梅乾零食的浸渍工序。由于公司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公司亦委托OEM供应商生产梅冻及其他梅产品。鉴于此,溜溜果园招股书提示风险称,若前述承包商及OEM供应商未能遵守公司的质量控制标准,可能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倘产品不符合所要求的质量标准,公司可能面临产品召回、客户投诉、法律申索或监管处罚,所有此等后果均可能导致巨额金融负债并损害公司的品牌形象。

  值得肯定的是,作为果类零食的龙头企业,溜溜果园的业绩保持着稳步提升的态势。不过,毛利率下降、资本退出以及食品安全问题等仍值得投资者关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如何进一步降低自身的毛利率波动、减少食品安全隐患,或将成为溜溜果园未来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记者就溜溜果园存在的系列问题致电致函溜溜果园公开邮箱、电话采访,但截至记者发稿时未有回复。针对溜溜果园相关问题,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实习生蔡振达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