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您家外卖怎么还在用塑料餐具?现在河南、云南、海南多地都禁了!”2025年7月,随着全国新一轮禁塑令的落地,餐饮行业正经历一场“绿色大考”——传统塑料餐具被全面清退,可降解替代品需求井喷。而在这场变革中,一种用甘蔗渣制成的餐具正以“低成本、高环保、强性能”的优势,成为餐饮老板的“救星”。
2024年1月1日,《河南省禁止和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正式实施,明确禁止商场、超市、餐饮堂食等场景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2025年7月,河南省发改委公布最新数据:全省商超、餐饮企业塑料袋使用量同比下降82%,但仍有30%的中小商户因可降解餐具成本高、供应不足而“违规使用”。
云南:临沧市耿马县依托40万亩甘蔗种植基地,将榨糖废料甘蔗渣转化为环保餐具,年出口德国、意大利等市场超7500吨,带动当地就业600余人;
海南:五指山市、三亚市等旅游城市全面禁用塑料外卖包装,改用甘蔗渣餐具后,景区垃圾减量40%;
广西崇左:科技企业通过“自动注浆+热压成型”技术,将蔗渣浆转化为耐120℃高温的餐盒,成本比PLA(聚乳酸)餐具低35%。
“禁塑不是选择题,而是生死题。”河南省餐饮协会负责人坦言,“用传统塑料,罚款+停业;用高端可降解材料,成本翻倍;而甘蔗渣餐具的出现,终于给了中小商户一条活路。”
原料成本低:中国每年产生甘蔗渣超2000万吨,传统处理方式是焚烧或堆肥,利用率不足20%。而将其转化为餐具后,每吨蔗渣产值从3000元飙升至2万元,最高可达10万元;
环保性能强:蔗渣餐具在地下60—120天可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而普通塑料需200—500年;每使用1吨蔗渣浆,可减少25棵造纸用树的砍伐;
性能超预期:通过“共混改性+欧洲热压技术”,蔗渣餐具的耐破度提升30%,可微波加热(120℃以下)、耐100℃高温,完美适配外卖、堂食、航空餐等场景。
“以前客户总嫌纸浆餐具软、易渗油,现在蔗渣餐具的强度和防水性完全不输塑料。”来自韶能绿洲的欧洲区负责人这样说“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9月,德国客户甚至要求在餐具上印‘Sweet Tableware(甜蜜餐具)’的标语。”
“用蔗渣餐具后,每月成本降了1.2万元,客户好评率涨了20%。”郑州某连锁火锅店老板算了一笔账:
成本对比:传统塑料餐具单价0.15元/套,PLA餐具0.4元/套,蔗渣餐具0.25元/套;
更关键的是,蔗渣餐具正在成为餐饮企业的“环保名片”。在海南三亚,一家海鲜餐厅因全面使用蔗渣餐具,被当地政府评为“绿色餐饮示范店”,日均客流量增加30%。老板感慨:“现在年轻人点外卖,先看餐具是否环保。蔗渣餐具不仅帮我们合规,还成了引流利器。”
产能保障:在广东韶关布局2大生产基地自主研发全自动设备656台,年产能超12万吨。
技术领先:与知名模塑设备商合作,研发“智能切边+紫外线消毒”一体化生产线,产品通过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网FDA、SGS国际认证;
服务定制:提供餐具设计、包装印刷、物流配送一站式服务,支持小批量起订,国际航线天快速交货。
“我们不仅卖餐具,更帮餐饮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公司市场总监表示,“比如为连锁品牌定制带有品牌LOGO的蔗渣餐盒,既合规又提升品牌形象;为景区餐厅提供‘蔗渣餐具+可降解包装袋’组合方案,助力创建‘无废景区’。”